案例 一: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 (BedZED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http://www.bedzed.org.uk/index.htm

未命名 -1.jpg 

(文章及照片摘自於 Goolge Search
這個是一個包含了住宅及辦公室的開發案,位於倫敦南方的沒落城鎮Beddington。從案名可知計畫主要的環境標的在於減低能源使用,不但有許多節能的設計,且所有的能源供應都來自於再生能源(renewable energy),而且是來自於社區(基地)本身所生產的再生能源。如果社區所需的所有能源都是再生性的,並且來自於社區內部,就沒有運輸需求,就不會消耗石化燃料,理論上就可以達到「碳中和」 Carbon Netural)的境界:也就是說,社區的能源使用不會排放任何二氧化碳到空氣中。

許多人對於綠建築或是生態建築存有造價高的印象。事實上,國外已有無數的案例證明綠建築並不等於高科技,也不需要高科技,而是一種設計態度,好的設計,可以讓建築對環境的衝擊減到最低,因此,不是只有有錢人才住的起綠建築,只要設計的好,任何人都應該可以「住的永續」。BedZED就是一個好例子,開發者主要針對的是中低收入戶,所有的單位再短短九個月就全部銷售一空。BedZED並沒有使用高科技,主要是在小地方的聰明設計來減低環境衝擊。

另外,BedZED的開發也與大眾交通運輸系統結合,大量減少居民對汽車的依賴和需求,所以不像典型美國郊區住宅那樣,沒有車就不能生活。此外,也有許多節水以及雨水截流的設計來有效率的運用水資源,也應用生物淨水系統(Living Machine)來處理生活污水然後再利用。

 

 

 

 


案例二:Hockerton Housing Project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www.hockerton.demon.co.uk

未命名 -2.jpg 

(文章及照片摘自於 Goolge Search
這也是一個打造永續社區的計畫,由五個家庭秉著永續生活的信念一起開發而成的。Hockerton Housing Project 有著極大的野心:除了目標「碳中和」之外,更希望整個社區都不要依賴城市所提供的包括水、電、和污水處理的公共設施。當然,這五個家庭並不是因為「想開了」要回到原始人的生活,而是他們相信,透過有效率的資源運用和設計,這個目標是可以達到的。

 在寒冷的北國冬天,暖氣的大量使用通常是最大的能源耗損。因此,這個案子其中一個設計重點,就在於如何保暖。建築師運用大量的土方把房子的三面厚厚的覆蓋住(Earth sheltered),用自然的原理來保持冬暖夏涼。有意思的是,覆土的房子由於只有一面是開放的,冬天沒有陽光時,屋內就沒有熱源,唯一的熱源來自於室內的人,人越多,室內溫度就相對越高,其中有一戶是單身漢,那戶的室內溫度救明顯低了許多。整個社區所有的水的來源,包括飲用水都來自於雨水。此外,整個社區基地幾乎沒有不透水鋪面。

 


案例 三: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Jubilee Campus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
http://www.archleague.org/tenshadesofgreen/university.html

未命名 -3.jpg 

(文章及照片摘自於 Goolge Search
這是一個永續校園規劃案。整個校園座落在一個受到工業污染的基地(Brownfield)上,校園建築僅佔用小部分的基地面積以減少環境衝擊。除了校舍建築本身的設計節能、材料環保之外,校舍屋頂也大量使用「綠屋頂」(Green Roof)的技術來減低建築造成的都市熱島效應,並能夠截流雨水、淨化空氣。校園中有一個人工湖,可以調節和過濾進入建築物的空氣,並且淨化消包括屋頂、道路、停車場等不透偉鋪面所產生的都市徑流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dserv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